罕见病防治有望“迎来春天”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刘映)“渐冻人”、“瓷娃娃”、“糖宝宝”……这些形象的称呼背后,其实是一个个“难以治愈的伤痛”。“罕见病的春天要来了吗?回答,真的来了!”3月19日,在2016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上,大会主席、北大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教授表示,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罕见病的研究和防治发展。“比如去年12月,国家卫计委组建国家卫生计生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加快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今年3月,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以我国常见高发、危害重大的疾病及若干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罕见病为切入点,实施精准医学研究的全创新链协同攻关……在诸多利好政策环境下,我们也将继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促进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研究工作。”丁洁说,研究,不仅仅是事务性工作,这其中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如统一不同罕见病的中文名称、自然病史、诊疗状况、预后等。同时,还要促进出台罕见病药物、救助、医保等相关政策。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近半患者被误诊罕见病防治困境多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通常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很高,仅有不到1%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药物。就罕见病而言,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大多数国家根据两个原则,一是罕见病的发病率或总患病人数;二是从经济的角度去看待罕见病。欧盟2012年公布了6100余种罕见病,美国RDR数据库涵盖6800多种罕见病。
“30%以上的罕见病患者要看5-10个医生,44%的罕见病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确诊最短要5年,最长的30年也未诊断出来,75%的罕见病患者治疗方案不正确、不规范……”唐山市人民医院宋海教授说,目前,罕见病患者在看病和治疗方面存在诸多困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袁云教授则表示,“国内医药企业缺乏新药物的研发能力,2015年销售最好的药品中没有中国自主研发的药;医生方面,病理医生缺乏诊断特殊疾病的能力,尽管病人较多,但没有几个病是中国首先诊断的;临床医生每天超负荷工作,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哪种疗法对患者最好。”
精准、整合、一体化,助力罕见病防治水平提升
自从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后,精准医学迅速成为全球医学界热议和关注的焦点。
袁云表示,希望国家从法规方面设立适用于个体化治疗的制度,促进精准医疗的发展,“别再继续和以前那样临床研究设立入组标准,注重减少差异以及关注表象;大夫工作有注意纠正不正常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针对每个患者所患疾病的干预措施及其作用机制,与疾病的发病分子机制对应。”
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近来年,整合医学被频频提出。北大第一医院熊晖教授提出“整合医学,从罕见病做起”,“整合医学,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效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理调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科学体系。”熊晖说,罕见病患者需要多学科诊治、全方位参与,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待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支持系统,要逐步提高罕见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2015年4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继之北京医学会与天津医学会、河北省医学会签署《京津冀医学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研究和探索医疗资源在京津冀的合作和疏解的途径。
对于如何让罕见病患者能找到医生,宋海建议建立京津冀一体化医疗体系,具体包括:一、建立罕见病普查患者档案;二、进行罕见病知识宣传和医生培训;三、建立罕见病专家档案库;四、加强罕见病研究;五、出台医疗保险政府优惠政策;六、建立罕见病患者绿色就医通道。
浙江省人力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倪沪平则结合自身经验,从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机制方面提出建议,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可以设想为“一个主体、二个重点、三个机制、四个层次”。一个主体,是指必须明确政府作为罕见病保障的主体责任;二个重点,是指要优先解决孤儿药保障和病种范围确定难题;三个机制,是指罕见病医疗保障的筹资机制、报销机制、评价机制;四个层次,是指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包括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慈善四层保障制度。
据悉,本次罕见病大会由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办,河北省及天津市部分医院参与,旨在以三地合作的形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下,解决罕见病这一领域的难点。当日,还有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探讨罕见病的防治问题,如赛诺菲健赞全球罕见病临床研究医学总监薛涌教授作了“患者登记研究和罕见病临床评估”的报告,北大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作了“单基因病的产前诊断变化趋势及多学科合作”的报告,北京协和医院邱正庆教授作了“糖原累积症Ⅱ型诊断和治疗”的报告,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作了“关注血液系统罕见病”的报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教授作了“利用干细胞和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治疗人类罕见病”的报告,北京协和医院张波副教授作了“国外常见罕见病及用药数据库建立研究”的报告,北大第一医院杨艳玲教授作了“救助基金为罕见病助力,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金会介绍”的报告,天津市武清医院任秀智大夫做了“成骨不全症治疗进展”的报告等。 以上就是关于“罕见病防治有望“迎来春天””的内容,希望大家看的开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分享本网站,让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罕见病防治有望“迎来春天””内容,谢谢!
-
31省婚假出炉 京沪粤等5省市取消晚婚假(图)
31省婚假出炉 京沪粤等5省市取消晚婚假(图) 31省市区婚嫁一览表 原标题:2016年31省婚假出炉5省晚婚假取消已坐实(...[详细]
-
网友吐糟翻白眼保健操 做操防近视再引争议
网友吐糟翻白眼保健操 做操防近视再引争议近日,一段以“转动眼球”为主的新型眼保健操视频在网络上热...[详细]
-
李维嘉瘦成皮包骨 突然暴瘦令不少粉丝担心
李维嘉瘦成皮包骨 突然暴瘦令不少粉丝担心近期张杰加盟正在热播的《歌手》,此次张杰的音乐合伙人是其好友李...[详细]
-
我国将集中打击利用互联网收购药品等制售假药行为
我国将集中打击利用互联网收购药品等制售假药行为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29日在京召开。国...[详细]
-
深圳医院被曝挂白旗对医闹投降 卫计委称非医闹
深圳医院被曝挂白旗对医闹投降 卫计委称非医闹南都讯记者文婷近日,有网友发帖,声称龙岗山厦医院门口升起白...[详细]
-
罕见病防治有望“迎来春天”
罕见病防治有望“迎来春天”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刘映)“渐冻人”、“瓷娃娃”、“糖宝宝&rdq...[详细]